警惕!这些诈骗手法专盯老年人……
发布时间: 点击数:
“老人家”
“您订阅的服务要收费”
“来电是提醒您不关闭将自动扣费”
“老人家”
“我们是高收益、低风险”
“有内部渠道、稳赚不赔”
……
近期
多起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发生
骗子们手段层出不穷
让不少老人落入陷阱
投资理财诈骗
骗子通过手机推送虚假投资信息,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吸引老人加入聊天群,在群内营造虚假的盈利氛围,逐步诱导老人转账投资,待老人投入资金后,便会发现投资平台出现问题,此时骗子早已卷款跑路。
真实案例
近日,李某(化名)在手机上看到投资信息后,便加入相关聊天群,三天后按对方要求转账3万元,一周后发现投资平台有问题,才意识到被骗并报警。
套路拆解
打造大师人设
骗子往往会进行精心地包装,通过在视频平台推送教授投资理财视频,或在交流群内和同伙互动,从而打造投资大师人设,引诱老年人下载特定的交流和投资APP。
以小利引诱高投资
骗子会以有“内幕消息”“包赚不赔”等为幌子,让老年人盈小利并提现成功,不断对老年人完成吸附,引诱老年人持续加大投资。
完成诈骗
骗子利用老年人警惕性不高的特点,要求老年人通过线下取现或购买黄金、储值卡等券码交易的方式完成转账,一旦老年人相信,骗子便将其拉黑完成诈骗。
冒充“公检法”诈骗
不法分子会冒充老人的亲属,编造违法违规等紧急事由,如嫖娼被抓等,声称需要拿钱私了。同时,还有人冒充公检法人员,以不配合就会对亲属采取强制措施相威胁,催促老人尽快交钱,甚至派人上门取钱,给老人制造紧张感,使其在慌乱中受骗。
真实案例
刘某接到冒充其孙子的电话,称因嫖娼被抓需拿2万元解决,另有自称某派出所所长的人催促交钱,并派人上门取钱。幸好刘某向孙子核实后发现被骗,其儿子将上门取钱的嫌疑人控制,警方接警后赶赴现场将其抓获,案件正在办理中。
套路拆解
制造恐慌
骗子通过电话联系老年人,语气严厉地宣称老年人或其亲属涉及重大刑事犯罪,如洗钱、贩毒、诈骗等,这些罪名通常听起来非常严重,使老年人瞬间陷入极度恐慌中。
身份伪装
骗子会准确报出老年人或其亲属的个人信息,如姓名、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等,增加其话语的可信度,并自称是公安、检察院或法院的工作人员,进一步强调其身份的真实性和权威性。
切断联系
骗子会严厉警告老年人不能与任何人,包括家人、朋友交流此事,声称案件高度机密,一旦泄露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,从而切断老年人与外界的沟通渠道,使其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。
诱导转账
在老年人完全陷入恐慌和无助时,骗子会以案件调查、资金清查、证明清白等为由,要求老年人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或者按照其指示进行其他操作,最终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。
冒充客服诈骗
骗子自称知名平台客服,如某音客服,以取消会员扣费等为由,引导老人下载不明 APP,通过共享屏幕等方式,操控老人进行转账或购买商品,从而骗取钱财。
真实案例
本市居民陈某(化名)接到自称抖音客服的陌生电话,对方以取消会员扣费为由,引导其下载 “易连宝” APP 并参加会议共享屏幕,随后在对方引导下用名下多张银行卡进行多笔转账及购买商品,共计被骗约 30万元。
套路拆解
制造心理恐慌
骗子冒充抖音、快手、银行等平台客服,特别是针对老年人,谎称其开通自动扣款服务,若不及时取消将大量扣费,并影响个人和子女征信,从而制造心理恐慌。
套取事主账户信息
骗子会以帮助老年人取消为借口,要求老年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软件,指导其进行操作,了解老年人账户信息和财产情况。
远程操纵暗中转账
骗子利用屏幕共享软件,代替老年人远程操纵手机,以账户核实或资金验证为借口,趁老年人不备,将账户内资金转移完成诈骗。
警方提醒
不轻信陌生信息和电话:对于手机上的陌生投资信息、陌生来电,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,一定要保持警惕,不要轻易相信。
不轻易转账汇款:凡是要求转账、汇款的,务必多方核实。可以联系亲属、朋友,或者直接向相关部门咨询,确认事情的真实性,切勿在慌乱或轻信的情况下盲目转账。
保护个人信息: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也不要轻易下载陌生 APP,更不要随意开启屏幕共享功能。
及时报警:如果发现自己被骗,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,提供相关证据和线索,以便警方及时破案,挽回损失。
老年人的平安
是我们共同的牵挂
陌生来电多小心
要钱要码别相信
达警将持续护航
守护大家的“钱袋子”
上一篇: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