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益求精的稽查精兵—梅占莉
发布时间: 点击数:
在通川区分公司,活跃着一群守护 “生命线” 的水务稽查人,梅占莉便是其中的一员。多年来,她以“绣花功夫”深耕一线,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,查处各类违规用水20余起,成为用户信赖的“水卫士”。
高效化的推进,让政策落实有速度
为认真落实对养老机构、儿童福利院、特困人员、老红军等特殊对象的污水优待政策,梅占莉第一时间主动扛起责任,把政策落地当成头等大事来抓。她深知,这些特殊群体最需要政策的关怀,每拖延一天,可能就会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份负担,所以从政策文件下达的那一刻起,她就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。
为了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户、任何一家机构,她放弃了多个周末的休息时间,对照民政、社保等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,逐户核对信息,对地址模糊、联系方式变更的对象,更是亲自上门核实。
名单梳理清楚后,她又化身 “政策宣传员”,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,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。对于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院,她主动上门与负责人对接,召开专门的政策解读会,详细讲解污水优待的申请条件、办理流程和减免标准,还现场发放了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和申请材料模板,手把手指导工作人员填写表格;对于分散居住的特困人员、低保对象等,她联合社区工作人员,逐户上门走访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介绍政策,考虑到部分老人听力不好、理解能力有限,她还特意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卡片,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讲解,直到老人们完全明白。
在梅占莉的努力下,通川区污水优待政策的落实工作高效推进,短短三个月时间,就完成了辖区范围内的4家养老机构、3 家儿童福利院以及 30余户特殊家庭的政策覆盖,累计为他们减免污水费用超1.2万元。她用自己的行动,让冰冷的政策条文变成了温暖的民生关怀,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特殊对象都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,也再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“水卫士” 不仅守护着城市的 “生命线”,更守护着群众的幸福生活。
人性化的执行,让刚性规定有温度
在梅占莉看来,稽查不仅是查处违规用水,更要传递节水理念。今年夏天,她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家小型洗车场存在私自改装水管、盗用自来水的违规行为。按规定,此类情况需处以高额罚款并责令整改,但梅占莉没有急于开具罚单,而是先走进洗车场,详细了解洗车场经营状况。
交谈中她得知,老板是返乡创业的村民,因对用水政策不熟悉,又恰逢夏季洗车高峰期,才抱着侥幸心理违规用水,若处以高额惩罚,洗车场将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。看着老板焦急的神情,梅占莉决定改变处理方式。她先向老板耐心解读《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》,再帮她核算合规用水成本,联系管网维修科整改管线,为用户正常用水提供坚实保障。
“处理稽查事件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,要让用户明白‘为什么不能违’‘怎样才合规’。” 这是梅占莉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她经手的违规用水案件,整改率始终保持在 98% 以上,更有不少曾经的违规用户,成了社区里的 “节水宣传员”。在她眼中,每一次稽查都是一次沟通的机会,每一次整改都是一次节水意识的普及,这份带着温度的坚守,让城市的 “生命线” 不仅畅通无阻,更充满了民生温情。
传承式的引领,培养稽查新力量
从业三十年,梅占莉不仅自己深耕一线,更把 “传帮带” 当成重要责任,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同事。她常说:“水务稽查工作需要‘老手艺’,更需要‘新活力’,只有让年轻人快速成长,才能守住城市水务的‘接力棒’。
为了帮助新人尽快上手,梅占莉整理出自己的工作笔记,里面详细记录了不同类型漏点的排查技巧、违规用水案件的处理经验、与群众沟通的方式方法。她带着年轻同事跑现场、查水表、解纠纷,把课堂搬到稽查一线。
年轻稽查员小李刚入职时,面对复杂的管网图纸和棘手的违规用水纠纷常常手足无措。梅占莉主动担任他的师傅,从认识管网配件、管网走向开始,一步步耐心教导。有一次,两人在排查某商业区漏点时,连续两天都没有收获,小李渐渐失去耐心。梅占莉没有批评他,而是带着他重新梳理数据,回忆排查过的每一个细节,还分享自己曾经花半个月排查一个隐蔽漏点的经历,鼓励他 “做稽查工作,就要有不服输的韧劲”。最终,在两人的坚持下,成功在一处地下停车场的消防管道旁找到漏点。
在梅占莉的悉心指导下,近五年,通川区分公司先后有 3名年轻稽查员成长为业务骨干,这些年轻力量带着她传授的 “绣花功夫” 和职业坚守,继续守护着城市的 “生命线”,让 “水卫士” 的精神代代相传。
从青春韶华到两鬓微霜,梅占莉用三十年的坚守,在水务稽查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。她以人性化的服务温暖群众心,以毫米级的执着守护水资源,以传承式的引领培育新力量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“精益求精” 的深刻内涵,成为通川水务领域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。如今,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,依然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用脚步丈量管网,用责任守护清泉,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着属于 “水卫士” 的动人故事。
上一篇:无